2016年4月28日 星期四

米蟲


當季生產採收的新鮮稻米會先經過初步篩選,去掉雜質後再烘乾或者存放在低溫倉庫內,再依次取出烘乾。剛採收的稻米含水量可以高達30%上下,這時候的稻穀比較重,稱為濕穀。


獨立的農家交給農會或者是糧商時,就是以濕榖論重計價。最適合食用的稻米含水量大約在14.5度,稻米烘乾到這個程度,才可以進入碾米的階段。


水分含量恰當的新鮮米,再經過乾淨的碾米設備碾出糙米、胚芽米或者最多人愛吃的白米。這當中似乎沒有米蟲和蟲卵生存的空間,除非碾米設備和倉庫裡殘存的米粒沒有清除乾淨,才會吸引米蟲甚至還有其他肉眼難見的真菌。


為了消滅可能的蟲類和黴菌,碾米設備和倉儲設備就必須定期用藥劑消毒,如果劑量和時間沒有拿捏好,可能會有藥劑殘留。用藥或不用藥,考驗廠商智慧和消費者的接受度,真是兩難。


市面上的包裝米,很多都已經是用真空包裝,大大降低米蟲的生存機會。因為米蟲喜歡氧氣和高溫,如果再能搭配低溫,又多了一層保障。


如何避免家裡出現米蟲?


坊間流傳把剛買回家的米放到冷凍庫去冰幾天,先把米蟲凍死再說。


不過,這些方法都在防堵住家之外的蟲卵或是成蟲進入廚房和米缸,如果家中廚房已經有米蟲存在,無論買回的是真空包裝米,或是低溫冷凍米,一旦把米開封後放入常溫環境之下,等於是把享用不盡的美食送進等在哪兒的小蟲子口中。


喜歡吃榖米的昆蟲在台灣就有幾十種,家中常見的米蟲長得像迷你版的小甲蟲,它的正確名稱是米象。


米桶裡偶爾出現一兩隻米象,確實不需要大驚小怪,但這一兩隻小蟲子告訴我們的訊息是,儲存米糧的環境已經被污染。除了看得見的米蟲之外,看不見的真菌類,例如黃麴毒菌也可能正在滋長。


看到米蟲挑掉就好,沒什麼大不了,長期吃下毒菌卻不是好事。要避免買回家的米被污染,最好是購買小包裝,而且是真空包裝的當季新鮮米。如果不是很快吃完的話,最好能夠放在低溫低濕的環境中儲存。


除了米象喜歡吃米之外,廚房裡長期擺放的中藥、乾燥藥草也會吸引一種長相圓圓小小咖啡色的煙甲蟲;五穀粉、花生粉、糙米粉等等營養價值高的穀類和核果,擺放久了容易孳生嚙蟲;乾燥的花草茶和各種茶類也可能引來粉蠹蟲。


總之,人類和昆蟲的生存空間是部份重疊的,如果要牠們搬家離開,或者不要搬進家裡來住,最好的方法就是斷水、斷糧,不再提供牠們舒適的居住環境。




用密封或者是低溫保存食物,常溫的儲藏空間維持空氣流通和低溫,就可以避免發生蟲蟲危機。

2016年4月24日 星期日

山靈.王文志國際參展經驗


國際知名藝術家王文志於4/6到南華高中以「山靈.王文志國際參展經驗」為主題,分享自身的心路歷程與作品靈感的來源,南華高中希望真正的教育能落實在生活中,細細品味人生,認真過生活,希望學生能在生活當中找到創意,讓生活變得更多彩多姿。

南華高中副董事長李麗裕表示,非常感謝藝術家王文志的到訪,王文志是連續3屆受邀參加日本瀨戶內國際藝術節的知名裝置藝術家,希望藉由他的故事,讓大家了解他如何讓不起眼的材料,賦予生命力,編織組成嘆為觀止的裝置藝術,也希望南華高中所有師生都能努力做到化腐朽為神奇,將不可能變成可能。

王文志出生於嘉義縣梅山鄉,從小在山上長大,因小時候生活困苦,讀書並不容易,導致高中就讀職業學校。在高三面臨畢業時發現自己真正喜歡的是藝術。因緣際會下認識藝專的朋友,才開始接觸到藝術,並靠實力考上國畫組,但因家境困難,無法讓他上補習班,於是開始到處打工兼差,當時的王文志認為讀藝術就要讀最好的學校,他秉持這個想法,大學聯考重考3次,最後考上文化大學美術系西畫組,並於大學4年級獲得大獎,也獲得去法國巴黎留學的機會,並取得藝術家身份,也在法國舉辦過許多展覽。

王文志從學雕塑到裝置藝術,不想只是在畫廊辦展覽,而是要尋找屬於台灣的藝術,於是王文志回到嘉義做自己想做的作品,利用公家單位的經費,幫文化局規劃展覽,以「鄉村包圍城市」,利用嘉義在地資源,慢慢變成自己滿意的作品,後來在嘉義規劃「在地裝置藝術展」,在嘉義火車站到阿里山火車站,用木頭堆積成很大的作品。後來找到原住民的編織發現到能代表台灣的雕塑藝術、也具有自然情懷,於是親自向原住民學習編織技巧,王文志也因此展覽打開知名度,開始有許多人邀他辦展覽,但因木材運送成本過高,王文志找到竹子代替木頭,他認為竹子跟他一樣出自山林,也能詮釋人與大自然的關係,於是開始使用大量的竹材,非常適合台灣土產的材料,竹材可以編織、也有不錯的韌性,可塑性非常高。

王文志表示,一根竹子能帶他到全世界旅遊,每根竹子都是從台灣運送,堅持用18度的冷藏櫃,保持竹子的新鮮。王文志也分享了他能到國際參展的原因,他認為竹材的運用在當代藝術中,非常少人在利用。作品採用集體勞動的創作手法,不但能表達人類共同生活經驗,與居民通力合作,還能建構人與人的情感、交誼的平台。他的作品還有療癒的功能,因為編織的空間非常大,屬於東方冥想空間的屬性,民眾可以躺在作品裡,聆聽自己的心跳的聲音,面對自己,具有心靈紓解的功效。

豐益壽司米

布袋鎮,典型的漁村聚落,每年平均日照兩百二十八天,有海濱特有的鹹鹹海水味,舊稱「冬港」,也是人們慣稱的「布袋嘴」,在民國三十四年到三十八年間,布袋港與中國廈門有商旅往返,人潮雲集洶湧,因此還有「小上海」的稱號呢!出生於此地偏鄉「過溝庄」的李麗裕和李麗生賢昆仲在事業有成後,想起50年前父親李清標老先生辛勤經營豐益米廠、豐益瓦斯行、豐益養殖漁業,兄弟倆從小跟著父親學習經營事業,父親在工作之餘也帶他們參與慈善公益事。

目前兄弟倆旗下事業體繁多的榮鑫企業集團,包括觀光產業、營建業、教育事業等;以及讓榮鑫在全球占有一席之地的紡織事業,目前在台灣、大陸、孟加拉、印尼、肯亞、柬埔寨等地廣設工廠,全球員工人數逾萬人。

由於事業版圖擴及世界各地,但是兄弟倆在自己家鄉,卻無自己的工廠。6、7年前颱風一度造成嘉義地區大淹水,農民栽種的稻穗浸水後收割,由於無足夠的烘乾與儲存設備,使得大半年的努力栽種都化為烏有,兄弟倆從新聞媒體上得知,看在心裡真是五味雜陳、內心百感交集,就在此時萌生有機會想回家鄉設置工廠回饋鄉里幫助農民。

先前李麗裕賣命地工作,沒想到竟付出了慘痛的健康代價。他說,那段時間太過狂熱地工作,常忘記休息和吃飯,自己不抽菸、不喝酒,結果肝臟出了毛病,大病一場,3年多前還進行了換肝手術。換肝後,慢慢發覺食安的重要性,更發現在市面上發售的米內含過期的劣質米、新舊米參雜,如此一來,很難買到新鮮的米。

因為嘉義大林「瑞記米廠」有充足的烘乾、儲存設備並有先進的精米機與技術能夠將米研製優質米,使其米中蘊含有微量胚芽營養豐富。濁水溪的水質好、汙染少、礦物質多、土壤肥沃,使其生產的稻米,粒粒晶瑩剔透飽滿。因此,兄弟倆才併購米廠更名為「豐益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」。

除了感念父親養育栽培之恩,更希望藉此能照顧地方的農民,回饋鄉里,提供更多就業機會,發揚父親誠信、務實的精神,期許自己做米要有使命感與責任感做出無農藥殘留、無黃麴毒素及無重金屬汙染,並強調科技、環保、與養生的原則下,將以一生懸命的精神用心監製,來生產最高品質的「豐益壽司米」。

垃圾變黃金!李麗裕樂在改造大業


什麼事情容易做就挑什麼做,哪裡有錢賺就往哪裡去」,這是一般人做事的原則,本期「理財我最大」訪問到一位不一般的人,他專挑別人不做的事情做,並且樂在「改造」,有多次把「垃圾變黃金」的成功經驗,其中最為人所熟知的,包括溪頭米堤大飯店、汐止林肯大郡以及東方科學園區,都在他的改造之下改頭換面。這位不一般的人,就是米堤大飯店總經理李麗裕。

李麗裕的第一份工作是高雄市建設局的公務員,當時由於看不慣貪污歪風及受不了官僚文化,李麗裕的公務員生涯只維持了七個月。離開公職的李麗裕與弟弟一起投入庫存布料買賣,一路辛苦打拚,從零售做到批發進而投資建廠,如今已成為全球化佈局的大廠。

熱愛挑戰 改造工程遍及各產業

紡織業雖然辛苦,卻也為李麗裕帶來了財富,而且有許多挑戰需要他靠毅力及腦力來解決,喜歡動腦的李麗裕就愛這樣的挑戰,所以紡織業可以說是他最喜歡的一個產業。在李麗裕眼中,沒有所謂的夕陽產業,他認為只要有創新的想法,每一個行業都會有不錯的表現。

樂在「改造」的李麗裕經營紡織廠先從改造舊設備開始,接著他又改造了薪酬制度,把一般紡織業採用的按日計酬改為按件計酬,因此在其他大廠一個工人只能顧三、四十部機器時,李麗裕一個員工可以顧六到八十部機器,使產能大幅提升。同時他還運用管理學的知識,透過檢驗及獎勵制度來控管產品品質。李麗裕的成功經驗,讓很多紡織業的老前輩都來向他請益。

除了紡織業之外,李麗裕還涉足許多其他的行業,例如運輸及倉儲、商品零售、建築、不動產等等。這些產業李麗裕本來都不懂,但是他喜歡學習,熱愛研究,大學時期的邏輯訓練讓他偏好有系統的思考,對他來說,只要有好的邏輯思考能力,加上好的學習能力以及工作效率,大部分產業他都能很快進入狀況。

以誠信、實在為本 贏得客戶信任

李麗裕的事業遍及海內外,大部分工作必須委託員工管理,但是海外的工廠他很多年才會去一次。他認為並不是所有事情都要親自在現場盯著,也不是找到人才就一定能做得好,最重要的是要找到和老闆觀念一致的員工,如此才能有一致的目標。為了讓員工與老闆有共同的觀念及目標,除了真心關心下屬外,李麗裕說,老闆一定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,這樣才能讓員工信服,否則在員工眼裡,老闆只是一個出錢的人罷了。

帶領員工還有一個重點是要做到「以身作則」,李麗裕做事講究實在、誠信、不欺騙客戶,他的公司不走交際應酬、吃喝玩樂的路線,員工派到海外自然也是依這樣的企業文化在做事。李麗裕說,如果老闆自己行為不端正,外派員工的行為也不會端正,而且當員工犯錯時,老闆也沒臉提出嚴厲的糾正。

當紡織業打起價格戰時,李麗裕卻堅持靠誠信及服務來贏得業績,他認為只要瞭解客戶的喜好,知道客戶要什麼,不必靠回扣及抽傭,客戶還是會跟他交易。李麗裕說,客戶選擇交易對象可能會考慮品質、服務、交貨是否準時、能否提供特殊需求等等,而不是只考慮價錢,所以他訓練公司的業務什麼事情都要懂,只要以誠信為本,以專業的態度跟客戶分析市場價格,取得客戶的信任後,自然就不必跟競爭對手打價格戰。

先換腦袋 改變觀念才能改變做法

改革其實很不容易,李麗裕執行改革首先是檢視企業的八大循環(固定資產、薪工、採購付款、研發、生產、銷貨收款、投資、融資)是否有缺失;其次是檢視主事者的能力,如果無法改造主事者的腦袋就換人執行,或是替他安排輔佐人才;第三是要改變員工的觀念,改變觀念才能改變做法;最後,就是要持續觀察及關心。

李麗裕以南華高中為例說明他的改造工程。剛到南華高中時,李麗裕發現總務主任的薪水比校長多出三、四萬,他的做法不是調降總務主任的薪資,而是調升校長的薪資,以獎勵取代懲罰。接著他到每一個階層去視察,當時他發現上課時間學生都在睡覺或玩手機,而他認為要改變這個現象,一定要從改造老師的腦袋開始。

因此,李麗裕開始灌輸老師們不一樣的觀念,他希望老師們要懷抱著做公益的心情來學校教書,不要覺得學生程度不夠就隨便教。並且他相信只要老師教得好,學生就會認真聽,更何況學生已經繳了學費,老師不應該讓他們坐在位子上睡覺,這樣老師本身也失去了尊嚴。

為了改善老師的教學方式,李麗裕每週五親自參加導師會,在經過幾次觀摩教學及示範教學演練後,老師的教學方式進步了很多,現在已經有七成學生會認真聽課了。

此外,學校的教學方式也變得更為活潑多樣,例如,上經濟學時帶學生去參觀證券博物館,一趟校外教學就讓學生對經濟學有了很多的瞭解。日文課則是透過日文歌、動漫及旅遊等主題式教學,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,這些愛玩的高中生透過不同的方式學習後,日文能力有很大的提升。

前半生拚命三郎 不浪費一分一秒

李麗裕如此投入他的改造大業,雖然換來了成就,卻也賠上了健康。長時間的工作讓他的身體健康亮起紅燈,甚至還動過換肝的大手術。李麗裕說自己是一個執行者,喜歡身體力行,每一分鐘都像在作戰,找不到句點。

大學二年級時選修三十幾個學分、兼五個家教、擔任大專聯誼會會長,還為了省錢住到離學校很遠的地方,每天都要忙到晚上十二點回到家才可以做自己的事,李麗裕卻覺得那段時間是他人生中最好的時光,因為他把一分鐘當成兩分鐘在用。現在,他希望他的頭腦可以簡單一點,生活可以單純一點。

李麗裕這麼拚命不是為了做大事業,而是因為他是一個完美主義者,做事總想做到最好,他認為只要把事情做到最好,成功自然會跟著來。做生意時,他只管這筆生意是否能賺錢以及要如何賺錢,從不去算每年賺了多少錢。生意成本已經在他的掌握之中,只要落實管理,確定沒有會讓錢溜掉的漏洞,其餘的他都不想花時間去計算。年輕時他曾想:「如果我有一百萬該有多好!」當時覺得那是不可能的事,而經過長久的努力,現在究竟累積了多少財富他也不知道。

後半生奉獻公益 盼認養清寒學子

除了賺錢,李麗裕也熱愛關懷社會,以前因為太忙,只能出錢做公益,但自從七、八年前動過肝臟大手術後,他不再到公司上班,而是把時間用來參與公益。李麗裕覺得親身參與公益所感受到的能量,就像是把一元當十元用一樣,讓他有很多不同的感受。

李麗裕有一個夢想,希望可以認養一百個清寒大學生,提供學費及生活費,讓他們不需要打工,而是把所有的時間都用在學習上。此外,每個月要安排一天跟李麗裕聊聊天,讓他把自己的理念及精華傳授給這些學生,他相信大學四年下來一定可以培養出不少人才。

李麗裕自認人生過得十分精彩,一分一秒都沒有浪費過,所以就算生命結束他也不會覺得可惜。他從來沒有思考過要整合自己的事業,只希望能夠有時間幫助更多人,同時希望旗下企業所有員工將來都能比他優秀,成為被社會肯定的有用的人。

李麗裕

現職:米堤大飯店總經理、榮鑫企業集團總經理、禾家歡建設總經理

學歷:中興大學地政系,輔修企業管理